北京青年报:2001游戏软件市场大盘点 (12/20/01)
尽管游戏软件市场一直以来被国内外游戏厂商看好,但大家进入这个领域时仍然是小心翼翼的。一方面,中国存在着大量的消费群体;另一方面,这个消费群体能否让厂商赚到钱存在疑问。12月11日晚,京城媒体齐聚E碰撞论坛,和天人互动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元力、北京晶合时代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友利、北京联众电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裁鲍岳桥、中国教育软件联盟执行秘书长王鸿冀四位嘉宾一起,共同探讨了游戏软件市场的过去与未来。
先代理后开发
天人互动丁元力认为,回顾整个2001年,感觉游戏软件在这一年和前几年来比,应该说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无论从产品的数量,到产品的质量,到整个市场游戏软件的影响力,是以往任何一年不能比的。但由于国内企业从事游戏行业普遍存在时间短、经验少、资金薄的不利因素,内地厂商应先从代理做起,先学习再进步比较现实。引进合作,包括管理、策划,包括你的技术手段,包括你的营销方式,只有你在各个层上向国外的先进公司学到人家的东西,才可能结合我们自己本民族,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特性的这些东西,开发出国内市场包括世界游戏市场认可的产品。
网络反盗版
联众鲍岳桥认为,网络游戏本身可以反盗版。如果做一个单机版游戏,可能卖一两个月挺好,过两个月没人买,因为盗版已经风行了。网络游戏基本上不存在这个问题,只要游戏产品做得好,用户愿意来玩,最后必须要掏钱,这个机会大家都看准了。现在国内的情况是恶性循环,作为一个企业,要以盈利为最终目标,如果他做这个产品,最后达不到这个目标,第二年他不会再做这个东西,假如我有一个比较好的、比较大的用户群体,假如大家都愿意使用这个软件,玩这个游戏花一点钱的话,这个公司第二年将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做更好的产品。现在这样一种环境,对软件业或者游戏软件业的发展非常不利。对网络游戏,现在真有一点机会,确实网络游戏如果你没有购买,就不让你玩,你想盗也盗不了。
让名分不再是问题
文化观念影响是一个重要因素。本土游戏软件开发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晶合时代张友利认为,由于大环境的不利影响,很多游戏开发者血本无归。一方面我们把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了一些,使得很多的游戏厂商在产品没有出来之前,广告宣传成本过多。另一方面,游戏软件不单单是面临盗版的问题,还面临许可不许可和名分的问题。我们国家的一些人走了弯路,所有开发游戏软件的人,即便开发和教育有关的,寓教于乐的人,前几年也受到指责和非议。在这种环境下,游戏软件从开发到媒体宣传,一直受到非议。所以,从事游戏行业的人员,不能挺起腰杆干。整个大环境对中国的游戏产业不是非常支持的一种态度。
不过短期内,我们突破政策、观念的不利影响还很难,所以内地游戏厂商生产出玩家非常欢迎的好产品难度很大。我们今天能做的工作就是让大家觉醒,我们把好的东西引进来,去教育更多的人,让我们的下一代,让更快乐生活的新一代去形成中国的游戏产业、游戏文化。
结束语
尽管2001年的游戏软件市场还不如意,几位业界大亨仍然对未来充满信心。
张友利认为:“由于2001年网络游戏确实是给很多企业带来了效益和商机,很多不管是不是游戏产业的都关注游戏,2002年游戏产业会比2001年上一个新的台阶。2002年网络游戏盈利前景广阔。”
丁元力认为:“国外很多国家游戏产业的收入很高。未来市场空间足够大。因为游戏产品可以类型相同,但是没有一个产品说两家是一样的,大家主要是合作发展而不是竞争。”
鲍岳桥认为:“今年网络游戏只是一个起步。这个起步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大家至少没有像以前那么悲观了,已经发现有一些游戏公司在赚钱,而且有些公司赚得并不是很少的钱,可以赚得相当可观,这也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希望,2002年,竞争会更加激烈,网络游戏在明年一定会有非常大的发展。”
王鸿冀认为:“随着计算机电脑的普及,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网络版游戏软件和单机版的游戏软件都会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游戏是孩子的天性,玩可能也是人的本性之一。特别在经济发达之后,对于游戏软件的需求也会很多。”
转载于:《北京青年报》2001年12月18日第4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