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3月,当鲍岳桥、简晶、王建华联手创办联众公司并于同年6月推出“联众网络游戏世界”的时候,有不少人怀疑:在门户网站的大潮流中,网上游戏真的能引起注意并且能生存下来吗?要知道,那时候最热的是综合门户、电子商务,而不是在线游戏。
3年后的今天,事实做出了最好的回答:联众的同时在线人数以每年近10倍的速度增长,截至2001年3月23日,联众注册用户人数达到了1200万,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超过了11万,每日页面访问量接近3000万。
依托品牌人气:争取多元化收入
2000年,对于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来说是由炎热的盛夏向漫长寒冬的转换。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成为泡沫消退后的业界关注的焦点。联众如何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生存、盈利?
其实,盈利无非是企业的收入和支出的合理安排。联众公司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不事炒作、低成本扩张的策略,以技术和服务创新为基础争取用户,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应;但是面对收入压力,如何把巨大的注意力转化为现金流?
收入问题一直是困扰网络企业的最大难题。在网络热潮时,有的网络企业的CEO甚至宣称盈利是下一任CEO的事情;毕竟,以雅虎为代表的免费模式已经成为网络主流,收费对于网络新经济来说似乎是将来的事。因此,尽管联众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市场人气和品牌,能够向用户提供纵深的专业化服务,但是向用户直接收费联众一直小心翼翼。
为了避免直接收费带来的用户流失,细心呵护中国前景广阔但是还很弱小的在线游戏市场,考虑到中国用户对于免费模式的习惯以及中国在线支付手段薄弱的网络环境,联众一直在探讨多种收入模式以应付短期的经营压力,包括电信分成、网络广告、软件品牌合作等。
早在1999年,中公网、联众就与中国电信合作首创了“电信资费分成”模式。联众在拓展收费途径上是不遗余力,除了与电信合作外,坚持多元化手段并举。在网络广告上,联众也棋高一着,除了依托巨大网站流量吸引客户外,联众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利用独特的网络技术模式,拓展了牌室冠名、比赛冠名、客户端软件广告、系统消息等广告形式,并且能够针对客户要求提出度身定制的全面广告解决方案,引起了国内外许多知名企业的关注,英特网、联想、AMD、梅林等公司成为了联众的广告主。在软件品牌合作上,联众与中国著名的和讯公司、搜狐公司、联想的FM365等开展合作,为他们提供专业化服务,此外联众还与日本的富士通旗下的NET2COM、韩国的IOCEAN公司等合作开展直接收费的服务,取得较好的收入和市场效果。
专业的收费服务:网站的终极解决方案?
多元化收入并举,其实是联众在网络免费潮流下的不得已之举。任何一个行业要良性发展,提供专业化的收费产品和服务是必由之路。
早在2000年6月,联众就尝试推出了俱乐部会员制的收费服务,它为联众在其后拓展收入途径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并且对国内网站转向“收费时代”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借鉴。
联众公司透露:今年联众游戏大厅和客户端将不断升级完善,界面更漂亮、服务更贴心,联众将会通过不断在技术和服务上的创新为用户提供更广阔的休闲娱乐、学习交流的天地。
近一段时间以来,有消息报道联众将实施“全员收费”,对此联众公司CEO钱中华在解释未来的收费政策时以肯定的语气表示:联众从来没有提过“全员收费”的概念,从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免费用户在联众世界永远有一席之地。联众今年的发展重点是:提高整体服务水平、保持人气持续增长、大力扩大联众会员的规模。
确实,任何一个企业都要追求盈利,相比较其他网站而言,联众是以向用户提供健康益智、纵深专业的服务获得用户认可、市场青睐的,多元化收入保持了联众的经营状况稳定与渡过网络难关,专业的收费服务将会把联众带向中国最成功的互联网企业行列。(摘自:计算机世界 作者:李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