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网吧管理者与经营者的对话  (5/15/01)
  网吧,是向公众提供上网服务的营业场所。我国网吧业兴起于1998年前后,近年来大行其道,尤其是省会城市异常火爆。先行一步的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已发展至千家左右;即使在起步较晚的郑州市,网吧也由1999年年底的30家发展到目前的320家,一年增加了10倍多。
  正像其他新生事物产生之初一样,网吧也将一大堆麻烦摆到我们的面前。武汉市公安部门调查显示,进入网吧的以大中小学生为主,约占70%,大专院校周边可达90%,年龄主要分布在18至25岁之间;郑州原点市场研究有限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的3000名大中学生中,曾光顾色情网站的占46%,热衷聊天室的占76%,选择玩游戏的占35%,只有不到20%的学生上网是搜索信息、下载软件。全国网络文明工程组委会副主任徐文伯说,由于缺乏网上管理经验,造成网上出现一些虚假信息,一些语言粗俗、格调低下,网上恋情不负责任,对青少年精神世界带来消极影响。
  不久前,网络文明工程组委会、政府主管部门、网站、网吧以及网民代表共聚一堂,对网吧的经营和管理进行了一次会诊。

  管理者:从五方面综合治理

  网络文明工程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徐文伯指出,网吧问题只是网络负面影响的一个集中反映,但并不是网络问题的根源。单纯关掉网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网络文明建设问题,而是要重视网络及网络文化建设,从“立、堵、建、疏、管”等5个方面对网吧进行综合治理:立就是政府要加强网络立法;堵就是利用网络技术封堵有害信息;建就是强化内容建设;疏就是要积极倡导并形成良好的网络文明社会和舆论环境;管就是加强对网站、网吧等网络经营场所的管理。
  网络文明工程组委会委员、文化部市场司副司长姚涵说,目前被媒体频频曝光的所谓“网吧”,很多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电子游戏场所。国家对电子游戏娱乐场所采取的政策是限制发展,逐步取消。对网吧的态度是加强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对于无证无照的网吧,政府将坚决予以打击。对于那些变相的电子游戏娱乐场所,不管它们打着何种名义,政府都将坚决依法取缔。对于网吧出现的种种问题,姚涵认为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国家对于这类场所的管理将不断规范。

  高校:学生自我约束很重要

  大学生是上网的主体,而且不同程度受到过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4月份,华北电力大学的学生自发成立了网络文明协会。该校党委副书记朱常宝认为,高校要善于利用互联网这种新兴技术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特别要提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该校投资建立了党管网站,设立了心理咨询网站,对BBS采取了严格的登记制度,一批学生干部活跃在BBS论坛上,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网站:玩游戏不是罪

  北京联众公司总经理钱中华认为,不能简单地认为凡是沾上游戏的网吧就不好,联众公司推出的在线棋牌游戏,目前已吸引了1200多万注册用户,同时在线人数最多时突破了12万。像棋牌这种健康有益的网络游戏满足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而且能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
  时空数码公司的董志灵认为,很多地方相当一部人靠网吧上网,人们需要学习,也需要娱乐,好的游戏不能撤销。但目前一些小的网吧生存日益艰难,因此,建议关闭部分小规模的网吧,使网吧进一步走向规模化经营。
  中公网信息总监袁兆江认为现在的网吧管理应从人员、平台和内容3个方面进行管理。对于成人在网上的正当娱乐,没有必要加以限制。对在校大学生,应禁止在网上玩游戏;对中小学生应禁止出入这些网吧。

  网吧:配合管理,要求保护

  位于北大南门的飞宇网吧通过连锁经营,目前已经拥有了1800台上网电脑,营业面积达到1万多平方米,每天要接待1.6万人次的上网顾客。飞宇网吧市场部经理刘乾表示坚决配合政府对网吧的治理和监管,并呼吁政府保护这些合法网吧的利益。他希望政府应对网吧内是否能玩合法的网络游戏作出规定。

   学者:网吧只是过渡产物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平认为,一方面政府对网吧进行综合治理,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公共设施,为更多的人上网提供方便。现行的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足够支撑对经营性网吧的治理,而网吧很可能是过渡时期的产物,最终网络将实现全民普及。
  来自各界的代表普遍认为,国家应依法对网络行为进行监督引导,确立有针对性的、有前瞻性的网络道德标准,引导企业,加强监管。除了查封一些不健康、不文明、不科学的网站,更重要的是建设健康文明科学的网站,希望政府加强行业指导,推荐一些优秀的网站,对网吧人员进行培训。同时,网络文明工程应该发挥重要作用。
  无论是高校,还是网站和网民代表,都认为实施网络文明工程,对我国精神文明乃至物质文明建设,特别是网络时代培养学生优良的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将起到重大的作用。(摘自:中国文化报 作者:蓁灼 2001年5月14日 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