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各地的信息网络相继开通,信息网络服务业蓬勃发展。全国网民数量约2250万人,据统计有20.5%的网民是通过“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上网的。但由于网吧发展较快,管理混乱、经营无序,含有不少色情、暴力等内容,对青少年成长和社会稳定起了很坏的影响。一段时间以来,关于“网吧”的各种负面报道不断被媒体披露。不久前闭幕的“两会”上,“网吧”现象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谈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有人疾呼网吧危害青少年,应尽快采取防范措施。更多的人们主张以法律为武器,规范管理,促其发展…… 社会各界的关注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终于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从严治理整顿网吧的风暴。4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发布实施信息产业部、公安部、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四部局联合制订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同时部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公安机关、文化和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集中3个月的时间,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进行一次专项清理整顿活动。据悉,这次治理持续到今年7月底,分四个阶段进行。将在全国范围内,重新审核网吧的经营资质,对符合条件的网吧严格按“四证齐全”的要求重新登记,不符合条件的进行整顿,取缔非法经营的网吧。在4月13日四部局联合召开的全国电视电话会上记者获悉,对于“四证不全”的网吧,各地网络接入商一律不得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 治理整顿网吧的行动展开后,在社会各界、网吧经营行业和网民中产生强烈反响。广大学生家长们对整顿网吧行动拍手称快,一些经营比较规范的知名网吧也对这次治理整顿表示欢迎,而很多中小网吧业主则忧心忡忡,“国家对网吧全都不信任了吗?何种网吧是打击对象?”一些通过网吧访问互联网的网友们则在相互询问“明天我们还能到网吧上网吗?” 治“吧”不同治“厅” 治理整顿网吧自然让人联想起去年7月开展的全国治理电子游戏厅的专项行动。在去年七大部委联合治理整顿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中,三个月时间,全国10万家电子游戏厅打掉了7万家,一举扭转了经营场所过多过滥、经营秩序混乱的局面。然而,细读《办法》,人们可以发现,网吧并未被视为电子游戏厅一样的“限制发展、逐步取消”的对象,相反,由于信息产业部和各省通信管理部门成为其主管部门,对网吧的态度是加强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这些表明,合法、正规经营的网吧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是被寄予很大希望,促其健康发展的信息化桥头堡。
明确主管 各司其职
仔细阅读《办法》,我们可以发现,与1998年同样是以上四部局联合发布的管理办法相比,这次专项治理整顿在理顺网吧管理、执法关系上可谓加大了力度。首先它明确了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主管、经营许可审批的机构是省级以上的电信管理部门,他们的职责是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相关部门实施监督,并负责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许可审批和监督管理。明确规定了公安部门负责营业场所安全审核以及对违反网络安全管理规定行为的查处,文化部门的管理职责是对这些经营场所中含有色情、赌博、暴力、愚昧迷信等不健康内容电脑游戏的查处。工商部门负责核发营业执照和对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的查处。第二,在《办法》中规定了申请经营“网吧”应该具备的条件:“1营业场地安全可靠,设施齐全;2具有相应的计算机及附属设备;3有与营业规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支持;4有健全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5有相应的网络安全技术措施6配备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人员;7有关人员需经过有关主管部门组织的安全培训;8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对于开办网吧须具有的计算机数量将由各省自行确定。 值得广大网吧经营者注意的是,此项新法令的出台将过去的“工商注册公安、文化审核”的网吧经营报批程序改变为“公安、文化审核,通信管理部门许可,工商注册”的报批程序。这不是简单地增加了一个报批机构,而是通信管理部门作为网吧的主管机关,履行审批职能的切实体现。
哪些不能玩 谁人不准进
对于网民们非常关心的“网吧是否绝对不能玩游戏”的问题,该《办法》明确禁止网吧经营含有色情、赌博、暴力、愚昧迷信等不健康内容的电脑游戏。从字面看,不含有以上内容的健康益智类网络游戏如联众网站棋牌游戏自然不在此列。 《办法》中还规定了网吧面向未成年人开放的时间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每日8点到21点,并将对违背此规定经营者的行政处罚权赋予了省级电信管理机构。 另外,《办法》中还规定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者和上网用户不得从事发布病毒、非法入侵电脑系统等危害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行为不得利用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制作、复制、查阅、发布、传播各种违法乱纪内容。 《通知》强调,“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违反有关规定的,不仅要追究经营者的责任,根据不同情况,还要追究审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重拳勿忘正面疏导
专家指出,网吧问题只是网络负面影响的一个集中的反映,但并非网络问题的根源。网吧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质疑,除了学生缺乏自控、容易沉迷游戏和黄色内容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网络上现有的各种消极文化现象。从“中国电信杯”第二届中国优秀文化网站调查结果来看,66.17%的受访者认为一些网站的内容虚假、颓废、无聊;47.51%的受访者认为一些讨论区里面相互谩骂,缺乏友好讨论的风气;45.17%的受访者认为网上交友不负责任,网上欺骗行为时有发生;38.92%的人认为网络语言逐渐庸俗化和混乱化。如果上网者的素质不能提高,网上健康文明的内容不增加,仍不能根本上解决网络文明建设的问题。 政协委员、全国网络文明工程组委会秘书长徐文伯认为,网吧问题的最终解决要有一个综合管理的思路。他主张第一要立。用强制性的法律措施来维护网络安全、健康和文明。第二要查和堵。网络技术手段充分发挥作用。第三要建。主动出击,让有思想、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压倒不健康的内容。第四要引。要积极倡导网络文明,引导网民文明上网,自觉抵制不健康、不文明的内容。第五是网吧、网站等网络经营场所和主体经营者的自律。从法律规范、技术排查、内容审核、文明经营等方面要求网络经营者遵循应有的网络规范,提供健康文明的上网场所和网络环境。 事实上,关于网吧经营者自律的问题,长期以来受到社会舆论的怀疑。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网吧行业的发展,一些合法经营者也在思考如何让网吧树立全新形象,开拓新的业务范围,为更多的社会人士所接受。近日一次网吧与网络文明研讨会上有人大声疾呼:我们正在让网吧转型。 网吧转型寻求“托管”
随着信息化加速,各学校教育网的升级换代,网吧业正在告别暴利时代。1元一小时、2元一小时的超低价网吧在各大城市屡见不鲜。而大批网吧之所以不惜违规违法经营,从反面说明网吧业的经营缺乏引导、举步维艰。另一方面,一批有实力的机构,一些高素质的企业家已经瞄准了网吧,希望用全新的方式对现有的网吧经营模式进行改造。 根据记者观察,由于传统网吧经营者素质低,网吧生存空间日趋狭小。日前一些地区出现了一批“托管”经营的网吧,由有技术实力和管理经验的机构入主。他们已经由传统的单纯提供上网服务网吧,发展成为市民计算机网络连锁培训基地,并且正在探索一种堪称社区网络知识服务提供商的经营模式,值得网吧业和有关部门重视。 在山西太原有一家网络时空俱乐部,依托太原的几所高校,获得了多家网吧的“管理权”,向社会提供多种多样的计算机网络服务。据介绍,他们的做法是,首先选择一些有条件的大型网吧进行合作进而在太原地区划片组建起“计算机网络应用免费培训基地”。他们从强化网吧服务人员素质入手,把网吧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场所,由经过挑选的学生在店堂巡视并进行上网辅导,受到很多上网孩子家长的欢迎。目前,该俱乐部旗下聚集了15家网吧。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上网辅导员”进入网吧后,使该俱乐部属下的网吧增加了30%的客流量。增加的顾客主要是带着孩子的家长,比较密集地出现在学校放学后的两个小时内。当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到网吧上网,很多网吧里常见的不良景象也就难觅踪迹了。网吧在公众眼里的形象也明显发生着变化。 专家指出,在治理整顿网吧的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正面引导的方式使网吧逐渐转入合法、文明健康的经营中来进而形成网吧健康文明的道德规范。由于大学生素质较高,有工作热情确实能成为公众上网的好帮手。这样,通过整合高校、企业和网吧资源,可以探索出一种全新的国民信息化之路。
莫要误伤健康游戏
在这场治理整顿网吧的大风暴中,一大批人们深恶痛绝的非法、违规经营的网吧必然会倒下。这无疑将令万万千千的学生家长和老师们拍手称快。但让很多网友疑惑的是,他们在波及者的名单中发现了一些健康游戏网站的身影。中国著名游戏网站联众就是其中之一。联众于2000年1月被第二届中国互联网络大赛评为“中国优秀网站”,并获“文娱与体育”类网站第一名。4月11日,就在《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发布的第二天,联众就在网页上挂出了专页。除了对国家加强网吧的规范管理表示支持和拥护外,该公司还向全国各地的网吧经营者申明,根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规定:网吧不得经营含有色情、赌博、暴力、愚昧迷信等不健康内容的电脑游戏。联众公司经营的联众世界是中国优秀的棋牌文化和休闲交流社区网络,既不含色情、赌博,也不含暴力、愚昧迷信,是倡导传统棋牌文化、增进智力、健康休闲的网络社区,不在国家规定网吧禁止经营的范围之内。 尽管联众在中国网民中大名鼎鼎,但是联众的申明事实上是苍白的。仅仅在两天内,联众公司就收到了来自辽宁、浙江等多个省份数十个询问和求助的电话或邮件。一些网吧经营者反映,有关部门到网吧进行检查时,在仅仅只查到有人玩儿联众军棋、象棋等棋牌类游戏的情况下,仍然对网吧业主进行处罚。很多面临破产危机的网吧经营者困惑地说,联众算不算健康合法游戏,真的不能在网吧玩儿吗?他们希望联众能够给一个回答“行,还是不行?如果不行的话,我就自认倒霉!但是我要告诉其他的同行,引以为戒!行的话,有什么凭据。” 无奈的联众只好向因经营联众世界而受到误解和不当处理的网吧建议采取申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等法律手段。联众公司表示,在有关合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有关部门对于联众公司的健康网站地位有所质疑,可以联合向文化部有关部门申请认定,联众公司将全力配合。 如果说联众还有棋牌游戏具备益智功能的逻辑护身,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发文允许围棋、国际象棋、象棋“三棋”进课堂的政策解套,那经营更具娱乐色彩的图形MUD在线游戏的笑傲江湖网恐怕更是举步维艰了。既然有刀剑武打自难脱“暴力”的阴影,即使同一时间《笑傲江湖》电视剧在央视播得火热。业内人士称,由于对健康合法游戏缺乏明确的界定,各地没有操作标准。在这次网吧风暴席卷之下,襁褓中的中国网络游戏业能否顺利度过,确实难以预料。
本报网吧报道引起强烈反响 各界专家为整治网吧献策
网吧引发的强烈社会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和有关部门治理整顿的对象。本报3月26日在头版报道了《网吧莫成“电子海洛因”》,呼唤治理网吧,同时在读者中开展如何净化网络风气的讨论,引起强烈反响。4月10日,全国网络文明工程组委会副主任、秘书长徐文伯在京主持召开“网吧管理与网络文明建设研讨会”,邀请政府部门领导、专家代表、网站代表、网吧经营者、网民代表一起座谈。会上与会者人手一份本报关于网吧的报道,就如何诊治网吧进行深入研讨。 光明日报副总编辑何东平列举了大量的事实材料,指出媒体对网吧已经由扶持、鼓励转变到负面效应的揭露,剖析网吧问题出现的网络、市场、认识等根源,提出以高度的责任感推进网吧和我国网络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 文化部市场司副司长姚涵说,对网吧的治理也是今年整顿文化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重点。从4月5日开始,文化部会同信息产业部、公安部、国家工商局,对各地的网吧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为期三个月的治理整顿。姚涵认为,网吧是指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联通,向公众提供上网服务的一种营业场所。目前被媒体频频曝光的所谓“网吧”很多实际是一种变相的电子游戏场所。国家对电子游戏娱乐场所采取的政策是限制发展,逐步取消。对网吧的态度是加强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 大学生是上网的主体,而且不同程度地受到过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4月6日,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的大学生自发成立了网络文明协会。该校党委副书记朱常宝在会上发言时认为,高校要善于利用互联网这种新兴技术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特别要提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该校投资建立了网站,设立了心理咨询网站,对BBS采取了严格的登记制度,一批学生干部活跃在BBS论坛上,起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平认为,政府对网吧进行治理整顿,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同时,还要多增加一些公共上网设施,让更多的人很方便地上网。 全国网络文明工程组委会副主任、秘书长徐文伯是今年两会期间发起“治理网吧”提案的委员之一。他认为网吧是网络问题的一个集中体现。在严加整治的基础上,应该开展综合治理。社会各界都要重视网络德治工程,引导网民健康上网,自觉抵制不文明的内容。他还希望本报等直接面向网友的媒体在宣传、倡议网络文明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对于网吧中玩游戏是否该一刀切?北京联众公司总经理钱中华认为,不能简单地认为凡是沾上游戏的网吧就不好。像棋牌这种健康有益的网络游戏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而且能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韩国在这方面已经走到了前面。 与会代表普遍希望,国家在治理整顿之余,应对网络行为进行监督引导,确立有针对性的、有前瞻性的网络道德标准,引导企业,加强监管。除了要查处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网站以外,还要建设健康文明科学的网站。还有代表认为,除了要治理网吧之外,可以探索引导一批网吧合法经营、壮大实力,切切实实向国民信息化教育实践和培训基地转变。 (摘自:中国网友报 记者:胡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