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众———互联网“民族化”经营的先驱者
“联众世界”(www.ourgame.com)是由北京联众电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在线棋牌游戏休闲网站。联众公司由中国三位优秀的程序员———鲍岳桥、简晶、王建华于1998年3月创办,作为网络经济的弄潮儿,他们将传统的文化项目下棋、打牌搬到了网上,于1998年6月正式推出了在线休闲游戏站点———联众世界,陆续开设了包括围棋、象棋、五子棋等共18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棋牌项目。联众公司的游戏网站推出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支持,注册用户和网站访问量直线上升,公司业务得到了信息产业部、文化部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1999年5月,国内上市公司海虹控股(0503)旗下的综合门户网站中公网,大举向联众公司注资并成为联众的主要投资人,公司的业务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截止到2001年3月,联众公司的注册用户达到1100万,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达110000人,日页面访问量达到了3000万,以无可置疑的实力跻身国内一流网站的行列。现在,“无须等待跋涉,欢聚联众世界”已经成为中国人、乃至全球华人的生活时尚,成为一种别具风景的文化现象,“联众世界”已不仅仅是个技术平台或虚拟空间,其影响也已不限于互联网界,它更成为现实生活、现实社会中智力互动、情感沟通的黄金纽带
二、“联众模式”———中国互联网站的范例生存
在联众的成长道路上,在其初期确立以棋牌为内容的品牌形象是必要的,但是真正要使联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只有延伸品牌价值链,扩张用户群体,不断丰富服务内涵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将主线业务当作品牌产业来经营,就能使联众未来的发展要素成倍的增长,使联众跨入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发展空间。联众游戏在1998年成立以来,在赢利的经营模式上走的是一条探索的道路,它创造的与中国电信的开放性利润分成模式,在其初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一个企业的赢利的模式应该是在市场的机制下建立起来的并具有良性的循环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联众的原来的模式是赢利要素是比较完备的,有电信资费分成,俱乐部会员费、广告推广服务、软件特许经营、游戏代理收入、网络品牌营销等几大块。正是这几块的收入保证了联众能够有今天局面。“联众”某种意义上已成为中国本土互联网企业的希望,并在赢得业内同行注目、尊敬的同时,又承载着“INTERNET民族化”的梦想,使得东方文化在西方人扮演主角的互联网舞台上,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她与网络的“天作之合”。我们有理由相信:“联众世界”在这个承载着希望的“范例生存”上,将演绎更大的辉煌……
三、品牌扩张———从游戏到文化的产业定位
2000年10月26日,文化部所属的中华文化信息网和海虹控股的中公网,联众公司宣布共建中华文化社区网,标志着联众由“联众游戏”向“联众世界”战略转型的第一步。由“联众游戏”转向“联众世界”的战略是要将联众建成一个大的,功能齐备,信息丰富的“联众文化大社区”,“联众世界”的品牌所要包含的是文化、休闲、娱乐、商务诸领域的诸多内容,从而真正为网民提供“一站式服务”。据悉,未来“联众世界”主要由文化娱乐社区、游戏社区、资讯社区、俱乐部社区、虚拟〈图形〉社区组成,下辖围棋,象棋,桥牌等专业子站。其目标是要成为全球华人最大的文体娱乐类门户网站。联众战略转型的灵魂是“文化”,也就是说要将原来的联众游戏提升到文化的层次,赋予游戏以文化的丰厚底蕴,并且要将文化作为“联众世界”的品牌经营。联众作为一个游戏网站,将文化当作其品牌的主要内涵来经营,表明了其战略转型的意义深远。联众作为中国人的游戏网站,深谙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中国人在古代就将琴、棋、书、画看作是文人雅士必备的技能。在琴、棋、书、画四位一体的要素中,占了绝对比重的还是文化。要将“文化”作为“品牌”来经营,联众正是抓住了“棋类”与文化有机关联的根本所在。目前中国的上网群体大多为白领阶层。根据估算,联众用户的平均收入水平高于普通网民,很多用户是坐在大户室炒股的同时接触联众游戏并成为其忠实用户的,许多的棋牌界的名人也是联众游戏的常客。这是一个数目庞大,消费层次相对较高的用户群体。他们在文化方面有非常广泛和巨大的要求,棋牌游戏还只是他们娱乐休闲的一个层面。只有为他们营造一个全面的、高质量的,富有内含的文化社区,才有可能使他们成为联众世界里的永久一员。
四、核心竞争力———延伸消费资本链
联众的用户是一个具有娱乐休闲特色的消费者群体:目标市场最集中;用户的忠诚度最高;人均在线时间最长;用户最具增值潜力。是一个最具有消费潜力的群体。消费资本是指联众的用户所拥有的用于娱乐休闲消费的货币支付能力。未转型前的联众游戏,只是为这部分消费群体提供单一的棋牌类游戏的消费,而对其在文化、交友、个人商务、文化知识等需求不能满足,他们的这部分消费能力不能在联众得到充分的发挥和释放,而对联众来说,作为一个网络企业,能否将这部分消费资本挖掘出来,使它延伸,使它增值,是直接关系到企业本身能否在资本运作的层面上靠自我积累,走向发展壮大的关键。联众在成立以来的三年中,无论是中公网的巨额资金的注入,还是后来的与中国电信开放式的利润分成模式,其性质基本上是一种外部的资金投入的运做模式,而从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来达到赢利的角度来看,这种依靠外部的资金运作的模式,只能是一个过渡性的发展策略。在联众的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已经具备的情况下,只有延伸自己目标市场的价值链,才能使企业的赢利的商业模式建立在自我的核心价值坚固基础之上。联众转型之后,注重于目标群体的横向消费资金扩展,而不是垂直性的去细化自己的核心价值,表明了联众已经能够把握自己在互联网市场上的发展方向,立足于挖掘自己目标市场的价值和潜力,从根本上为企业的可持继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转型的联众世界在文化消费的宏大层面上为消费资本的价值链延伸和能量的释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通过一系列增值服务,带动消费市场,直至扩展到整个消费资本的链条的各个战略环节。
五、增值服务、社区化经营———一个巨大市场的激活
转型后的联众世界以社区为主流、以增值服务为核心的经营模式,在网友们自发地组织形成的社区层面上,是一个固定用户群体单位,由于他们经常性聚会,交流体会以及他们组织的与其它社区间的各类比赛,他们的服务需求具有相对稳定的共性,其组织形态不仅具有凝聚力而且非常具有扩张力。在联众世界的社区里,下棋只是一种手段,而人们的交流,合作沟通才是下棋背后的更深层次的东西,那么社区论坛就是社区居民的作为思想交流和精神文化消费的重要形式,社区论坛所具有的整台各种资源和交流的功能,为网民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而这种资源通过论坛的分流和整理,提供各种网友所需要的服务,并与其它的频道形成互动。有了这样的服务基础,人们除了玩游戏之外,还可以享受网站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正是这些服务对于网民的凝聚力越来越强,而这种凝聚力的所产生的滚雪球的效应又使社区不断地发展壮大。转型后的联众世界社区的经营模式将使联众成为“大众化的联众”、“世界的联众”。———所有这些服务在以文化为内涵的“联众世界”品牌的包装之下,构成了联众公司统一而宏大的发展蓝图。(摘自:科技日报 2001年3月2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