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牌》杂志:网上桥牌大有可为――国家队教练张德生老师如是说  (2/22/01)
  刚刚加入联众时,捷子曾将自己原来于中国桥牌网上的文章转发于联众桥牌论坛,其中有一篇名为“斯普林特之后的再扣叫”的,里面提起在去年全国俱乐部赛回程的火车上就此问题向一位老师进行请教,得到其悉心的指点,其殷殷教诲之情,深令捷子感动,当时未说出那位老师的名字。
  其实,那位老师就是中国国家队教练,当今中国桥坛的学术权威(潘开健语)――张德生老师。
  昨天,奉关粤所托往四维桥牌俱乐部接张老师到联众公司进行指导及采访。再见张老师,唯见其风采依然,路上更是谈的十分投机,下面就是张老师关于网上桥牌及联众的一些看法。
  其实张老师曾一度反对专业牌手上网打牌,耽心由于环境、搭档等问题会把牌打“滥”。并且曾公开对自己的队员表示反对他们上网。然而,网上桥牌自有魅力,随着联众桥牌网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高手现身网上。
  于是,偶然的机会,张老师决定上联众桥牌网来看一看。结果,竟然惊奇的发现自己的很多朋友都在网上,其中甚至还包括一些现在难得有机会见面的十几年前的老朋友。老友相见,自然格外亲热,细述别来的种种遭遇和趣事,自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呀!人在旅途,又有什么比的上故友重逢更加令人感到欣喜的呢?也许,这也正深深体现了联众世界“增智怡情,聊天会友”的特色!
  “阿连,你好!”有人在向张老师打招呼。
  “阿连”是当年国青队主力张国旭、闫实和陈纪恩对恩师的尊称,桥坛之上很少有人知道的。张老师一问之下,果然就是当年的得意门生――现在广州队的主力陈继恩大师。
  师徒再会于网上,少不了要切磋一下桥艺了。张老师的盛名更是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围观。于是,一边打牌,张老师同时深入浅出的对在场的网友指点桥艺。很多当时在场的朋友一定收益菲浅吧!
  通过与网友的交流,张老师进一步了解了联众桥牌网的情况,知道不仅新增了VP、MP、XIMP等专业性游戏服务,而且还聘请了职业牌手上网进行与网友的指导与交流活动。正是从那时起,张老师对网上桥牌刮目相看,并认定网上桥牌大有可为!
  以后的一段时间,张老师几乎天天上网,与新朋故交进行切磋和交流。很多网友都得到了张老师的指点,捷子也是其中的一员,再次领略了一代宗师的风采。
  对于网络资源的优越性,张老师也有非常锐利的见解,他表示:网络缩短了时空之间的距离,具有非常的积极作用,很多以前受资源困扰的问题将会得到更为妥善的解决。比如,中国桥协有意委托张老师物色桥坛优秀人才组建中国国家二队,而通过网络就可以与众多桥坛才俊接触、交流,甚至可以在网上对分布在大江南北、祖国各地的牌手进行训练,无疑会为这项工作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张老师在上网的同时,收集了网友们对联众桥牌网的很多意见和建议,并结合自己的感受对联众桥牌网提出了一些颇具积极意义的意见。关粤将在另文中详细介绍。捷子在这里只说一点吧,张老师表示,只要上网,就会用自己的真名,不会另取ID,以利于更好的为网上桥牌运动尽力,并且建议联众要求所有接受免费俱乐部会员资格的专业牌手都用真名上网,共同努力以推动中国网上桥牌运动的发展,并最终使中国桥牌运动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张老师对中国桥牌运动拳拳之心,由此可见一斑。
  说到当今中华桥坛,张老师对青年一代桥手寄以极大的希望,并表示目前国内确实活跃着一批极有实力和潜力的牌手,只要加以努力,中国桥牌运动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不过,张老师也对专业圈,尤其是在桥坛处于高水平的牌手提出了相当中肯的批评,认为部分已经在桥坛成名的牌手还是不够努力,希望当今中国桥坛的中坚力量不能以居于中国桥坛的上游为满足,眼光应该瞄准百慕大,瞄准世界冠军。只有这样,才能具有勤于求索,不断进取的动力,最终为中国桥牌运动作出自己应尽的贡献!
  小文一篇,实不足以稍述张德生老师之高风,希望桥坛的朋友们共同为中国桥牌运动的发展努力!(摘自:《桥牌》杂志/作者:捷子 2001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