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自产生以来在投资者的追捧下,以极为诱人的免费手段打下了大片江山。对此,有人评价说,网站和投资人是最大的冤大头,一头掉进了自己苦心经营的免费陷阱里,他们再想向中国网民收费几乎不可能;也有人反驳说,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网站和投资人不过是在进行一场持久的"钓鱼比赛",免费不过是区区诱饵,网络收费时代迟早要来临。
免费还是收费,是互联网界近期被炒得火热的话题,以至于前者成了网站的旧伤,后者成了网民的新痛,且两者都关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未来。 收费邮箱:一马当先?
电子邮箱是目前网站收费的焦点。其真正引起网民广泛关注,始于263首都在线的一则措辞极为谨慎的网上调查:"如果收取很低的费用,你是否愿意使用建立在更先进技术平台上的263收费邮箱系统?"与此同时,263首都在线全面推出了其具有20M容量价格是每个邮箱每年180元人民币。 此次调查的结果应该说是不具有太多悬念的,超过半数的参与者投了反对票。263首都在线的初衷也不过是以此推广其全新的收费邮箱系统,提高该产品或服务的认知度,培育市场,满足不同需求的用户。
此项调查的另一结果却是263首都在线始料未及的--网上网下盛传"伊妹"变脸要收费,加上又有消息说21CN也将信箱提升到千万级以备收费之用,网民有些坐不住了:难道免费邮箱要从网民身上赢利了?觉察到这一反应,263首都在线旋即登出"安民告示"--伊妹没变脸,网民请放心,并一再强调"推出收费邮箱的同时,免费邮箱依然存在,且会把这部分服务做得更好。"对次,263有关人士表示,目前他们并不指望通过收费信箱来实现赢利,因为相对庞大的开销,邮箱的低廉收费显然是杯水车薪。他们的根本目的是为提供全面、个性化的功能服务。由此不难看出"收费"在互联网上的威力。
有业内人士分析说,如果此时国内哪家网站全线变免费邮箱或其他服务为收费,将无异于"自杀",因为目前国内有太多服务质量相当的同类型网站可供网民选择。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网民需求的个性化必定导致收费模式的多样化,企业必定要为此投入更大的精力,相应用户也就有必要为之付出一定代价,像263网上邮局那样免费和收费两条腿走路是现阶段较为可行的模式。
有资料显示,在发达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收费邮箱远比国内普遍,就连倡导免费的行业老大雅虎也有收费邮箱,目前的收费是每年16-20美元。而澳大利亚的Ozmail,提供的企业邮箱更是价格不菲。目前国外邮件服务商提供的收费电子邮箱主要有3类:一是基于公共的免费邮件系统提供收费的增值服务,二是公共的收费邮件服务,三是面向企业的邮件租赁服务。这些收费服务的价格根据服务内容的不同有所差别,从10美元/年/邮箱到50美元/年/邮箱不等。
游戏网站:平稳过渡
比起闹得沸沸扬扬的收费电子邮箱,联众网站的收费俱乐部显得水到渠成。从6月18日起,联众在保持目前免费服务区的同时,推出了游戏增值服务项目"联众俱乐部",俱乐部会员每年收费120元,这在国内游戏网站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从目前看,联众是"免费--人气--收费"三部曲的成功演绎者。据悉,联众的商业计划和大多数网站一样,想先免费做上半年或一年的时间,等到有一定数量规模的用户之后,再考虑向用户收取会员费。当初他们曾做过一个现在来看过于乐观的预算,假设联众有5000个用户,每人每年交100元,如果有60%的人愿意交费,就是几十万元。
但现实总比想象要复杂得多。就在联众用户已逾百万之时,"收费"这步棋他们却走得越发谨慎了,因为放眼望去四周都是"免费"的棋子。据联众市场部经理竺琪介绍,最初联众要推出收费俱乐部时也有很多顾虑,一方面担心用户会认为联众自恃拥有绝大部分游戏玩家而以老大自居,另一方面更担心会有"联众没钱了,要从用户身上拿钱"一类的猜想。但是,一旦联众的收费行动得到玩家的认可和支持,联众的收费会员制将为中国网站的发展提供一条有用的思路。
现在想想,联众当初的那步棋多少有些赌博的意思,不过胜算更大,因为毕竟当时他们已经拥有180万的注册用户,占整个网络游戏用户的80%。"当初我们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因此失去一半的用户。但是我们也对自己充满信心,因为游戏用户一般忠诚度很高,喜欢在熟悉的环境和要好的朋友一块玩。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讲,他们的朋友不离开联众,他们也不会以为1个月10元钱的会员费而舍弃俱乐部的增值服务。"竺琪说。
据悉,国外一些著名的游戏类网站大多采取会员制,有些甚至线上所有的服务都要收费。因为收费网站有能力满足用户更高水平的要求,提供更加到位的个性化服务,创造更好的游戏环境。联众的想法是,国外是不交钱不能玩,联众则不交钱也能玩,只不过会员可以在"环境非常好的游戏室"里玩,有一些特权。
联众平稳的完成了免费到收费的转变,至少4万人的俱乐部,依旧排名第一的注册用户数说明了这一点。有业内人士认为,联众的这次收费行动,处理得很谨慎,首先保证原有的免费范围将一直存在,这样不至于把一些意志不坚定的用户吓跑。同时非常注意增值服务的含金量,联众增值服务的口号是为用户"提供更好上网环境、打造无暇游戏空间"。
竺琪对待免费的看法是,它是互联网发展初期的基础,因为网站迫切需要积累客户,而免费是很诱人的招牌。但同时必须看到,任何一家网站的运作都不是免费的,只不过费用被投资商、广告商给承担了。至于向用户收费要视各家网站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要看网站自身的人气以及所能提供服务的独家性,保证用户不会因"收费"二字而另投他门。
资讯网站:物有所值
互联网上的资源共享仿佛使信息成了最不能赚钱的东西。但一些资讯网站却凭借独特的定位走在网站收费的前列。
中国经济信息网成立于1996年,当时公司的定位是提供高质量的8小时工作服务信息,而且要收费。"我们的定位和现在所说的注意力经济不同。注意力经济是费时经济,追求浏览的次数、停留的时间,提供海量的信息。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海量信息中为用户选择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信息。而收费就是中经网提供高质量信息的支撑点。"中经网的孙大奇经理说。
据悉,中经网的用户多为政府部门或大型金融机构,针对个人的服务主要是提供金融证券信息,其普通用户每年需交费用为1万元。这个月底,中经网将推出专网平台,实现企业内部网与政府网之间的信息互动。因为目前根据国家保密性要求,政府网与国际互联网物理隔离,中经网通过专网平台给企业提供相关政府网信息,预计一年每个用户的费用在10万元以上。 同样提供"我的信息不免费"的是在北京设有数据中心的"中国资讯行"网站。其总裁王稼夫这样评价自己的网站,"资讯行就是一间资讯银行,人们把资料放在我的网页上,就可以得到利息;要使用信息的人,则要付费。"他认为,互联网上的Free 并不是正常现象,获取信息服务之后交纳服务费用,应该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选择。
比起以上提供少而精信息的资讯类网站,大而全的综合类门户网站却在收费上难有作为。因为这类网站用户群不稳定,忠诚度相对较低。且其提供的信息大多为通用性知识,有经济学家认为,对此类信息收费与人类文明发展相悖,况且开放式的信息根本卖不出好价格。因此他们向信息消费者收费几乎是不能的,只能靠积累名声获得垄断地位,高度集中网民们的眼球,以吸引广告商投入。
网站收费有多难
网站收费的难点之一便是网民的认同。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有关人士评价,网站免费到收费首先要过的就是网民消费心理这一关。这不是收费高低的问题,而是人们的心理承受的问题。不难看出目前针对普通网民的网站收费服务的定价大多是象征性收费,不用说赢利,就是离收回成本也有不小的差距。但即使只收一分钱,与免费之间也是相去甚远。因为当人们习惯了免费消费时,再开展付费消费,被接受的难度可想而知。
即便网民接受了收费的事实,还有一个严峻的挑战就是网站将提供怎样的增值服务以弥补免费和收费间的差异。据介绍,联众为推出收费俱乐部,还承诺杜绝网上恶意时间发生,一旦发生骂人、作弊等事件可以通过会员的收费号码查找捣乱者,维护良好的游戏环境。但有一点是网站必须做好心理准备的,网民对增值服务的要求会远远高于他们所支付的费用。
另外,有专业人士一再警告,网站收费定要择机量力而行,要先期做好可行性分析。因为不同类型网站的潜在收费对象是不同的,同类网站的潜在收费对象也有差别。切忌看到由于专业性网站的服务独特、竞争不多、用户稳定等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提供有尝服务方面的优势,就简单照搬,因为模仿是没有出路的。(转自《财经时报》作者:刘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