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两棋队举行双冠庆功会 详解冠军背后的秘密 (2008-01-18) |
------------------------------------------------------------------------------ |
昨天下午上海棋界“享受”了一个独特的盛典——双双庆祝移动上海围棋队和上海金外滩象棋队摘得2007年度围甲、象甲的冠军。昨天上海体育局局长于晨向上海棋院颁发了30万元奖金,对两支职业队冠名者赠与奖牌。 而对2007象甲联赛进行总赞助的李文壅也在之前进行的象棋协会年会上对上海象棋队追加奖励30万元,此外另对上海棋院领导部门加奖30万元,兑现了他赛季末的承诺。
上海棋院收获了丰厚的奖金,而征战一年的教练、队员们也借庆功会之际纷纷道出夺冠背后的那些秘密……
三连败 艰险转折
“2003年我们夺得首届象甲冠军,我一场没落,全部上场;今年我一场没上,完全靠年轻棋手,意义大不一样!”胡荣华受邀为2007北斗星杯象甲联赛夺冠做总结,提及联赛关键阶段“动摇”事件。
今年胡荣华没有上场,固然有避力推新赛制之嫌疑,也有充分培养年轻棋手的考虑,作为全队筹措的一个重要举措,全队在联赛开始前以重金引进重庆洪智,这位2005年全国个人冠军撑起胡荣华缺席的一台棋,基本完成任务。但是象甲是集体项目,以前几届上海队与冠军无缘主要是“短板效应”,今年联赛关键阶段,主力万春林连输三轮,“(上海棋院院长)单霞丽和(领队)欧阳琦琳都着急,我也着急,都说‘替补队员’要上场!‘再不上就危险了’。其实这个时候换上我会很轻松,因为是三连败换人的,我输棋也不用承担责任……但是我正反对照了前几届象甲的实例,想到首届联赛时,广东队实力远远超过其他队,就是因为实行‘输了就换人’,结果棋手再换上来之后不是输就是平,这就让我有了警觉。还有,要看棋手信心问题,还是想到广东,他们的陈富杰输得自己都喊吃不消了,还不换,弄得一败再败……我跟万春林打招呼:‘你要做好随时上场准备。’他很轻松地回答了一个字:‘哦!’我一听:‘好的,还有斗志!’就让他再试试,结果一下九连胜,我们队也九连胜,一下反超到了第一名……”一念之差,冠军到手,充分反映了老将的智慧。
用新人 绝处逢生
相比胡荣华的“老谋深算”,上海围棋队没有这样资深的“定海神针”,而主教练邱鑫“垂手而治”的诀窍在于队员的团结,正是在这样团结的氛围中,他们大胆起用新人,在关键场次中取得奇效。
前年联赛,蝉联两届围甲冠军的上海队跌出前六,2007金立手机杯围甲新赛季即将开幕,上海队未雨绸缪,从山东重金买回一个年仅16岁,等级分排在第60位的棋手朱元豪。“国家队主教练马晓春对我说,朱元豪支援四川等几支队,那些队都降级了,回上海,你们上海也得降级。而且认为山东当时的报价是‘天价’,但是我们还是坚决地补充新鲜血液。”
有了好替补,怎样利用也是大考验,主力之一刘世振的姿态起了决定性作用,常昊提到:“对一个职业棋手来说,谁都知道比赛的重要性,尤其对我和刘世振这样到了30岁年纪的棋手。”但刘世振出于大局考虑,把宝贵的比赛机会让给了“降级替补”朱元豪,这一让,让出一个“超级替补”,对马晓春所在的武汉队时,朱元豪在绝对不利的情况下“像野牛一样四处打击”,最终瓦解了对手古灵益的意志力,获得关键的胜利。而在最后一轮,他选择了快棋,面对对方“快棋王”刘星,一直紧张观战的邱鑫感慨:“胡耀宇、邱峻算是沉得住气了,总是数到倒数2秒钟时落子,朱元豪更厉害,到最后一秒才按钟,让人看到提心吊胆!他和刘星的对弈内容又是一片混乱,直到离比赛结束还有2分钟时候,大家才看出来朱元豪快一气杀龙,我马上冲出去报喜,但还没跟单院长开口,里面一声轰响——朱元豪已经赢了!”正是凭借这一局胜利,上海队一个局分盖过李世石加盟的贵州咳速停队,四年之内第三次捧起围甲冠军。
作者:张晓露
转载于:东方体育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