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棋手雷挺婕快乐遭遇胜负 戏称这个铜牌不好看 (2007-12-05) |
------------------------------------------------------------------------------ |
雷挺婕
女,10岁,四川国际象棋少年队队员,上月底获得世界青少年国际象棋锦标赛女子10岁组第四名。
前天,成都棋院5楼的教室照常开着门。下午两点,10岁的雷挺婕跟往常一样,背着粉红色的书包来学习国际象棋,这是她回成都后的首堂训练课。 11月28日,她在土耳其举行的2007世界青少年国际象棋锦标赛中,以8胜1和2负积8.5分的成绩获得女子10岁组第四名,继1995年以后,成都少年棋手再次进入该项赛事的前六名,按规定,该比赛三到六名均获铜牌。这对于女将断层的四川国际象棋队来说,无疑是大好消息,“她是我们目前培养的第一个女子专业棋手”,负责训练的赵兰老师激动地说。
偶像是小波尔加
5岁半的时候,雷挺婕还在重庆涪陵上学前班,妈妈回忆:“我发现她有几天回家特别晚。”原来,雷挺婕偶然发现旁边教室有教课的,和自己的学习内容完全不一样,她只能隔着玻璃看,黑白格棋盘上的漂亮棋子吸引了她,“我觉得好看,以为他们在玩游戏。”就这样,雷挺婕走入了这个陌生的“游戏世界”。雷挺婕每天在老师家里上课,一个月120元学费。“我曾说把这120元给她买衣服或零食,她就是不愿意”,妈妈说雷挺婕个性执拗,对国象有独特的偏好。
在雷挺婕的住处挂着一幅画,画上是一个抱头冥思苦想的棋手,“最开始我最喜欢的棋手是谢军,现在最崇拜的是尤迪特·波尔加。”雷挺婕说因为没有找到尤迪特的画,所以只能用她二姐索菲亚的画代替。匈牙利波尔加三姐妹享誉国象领域,最小的尤迪特最另类,当年被称为“外星少女”,从不参加女子比赛,是惟一进入男子特级大师排名前五位的女棋手。一个偶然的机会,教练送给雷挺婕一本书《波尔加一家》,她发现竟然有这样一名棋手,技艺超乎想像,而且长得很漂亮,从此她心中有了偶像。
学棋 钱是大问题
2002年,雷挺婕要去海南参加一个少儿比赛,需要自费2300元,这让收入不高的父母犯难。“她每天至少哭两次,有时候晚上也不睡觉”,经不住孩子的哭闹,妈妈只能到处筹钱让她去。就这样哭着喊着,雷挺婕从父母手中“夺得”了很多参赛机会,妈妈说:“参加比赛都是在教练的劝说下去的,一年大约要花3万元”。直到今年在“李成智杯”全国少儿冠军赛上夺得10岁组第三名,她被四川省少年队的教练赵兰相中,雷挺婕和妈妈来到了成都,走上专业训练的道路,现在已经半年了。目前,雷挺婕母女住在棋院少年队的宿舍里面,没有电视,每天都是从学校到棋院再到宿舍,重复着三点一线的生活。
雷挺婕明年春节要去上海参加“李成智杯”全国少儿赛,这对她非常重要,国家队教练都是在这个比赛上挑选苗子。“没有办法,还是得让她去”,妈妈说,要花2000多元。在今年“李成智杯”上获得10岁组第三名,让雷挺婕有了参加青少年世锦赛的资格,教练提醒她:“别把精力都放在玩上了,要认真下棋”,为了参加这次比赛,父母花了2.5万元,现在还欠债,教练希望她能出个好成绩。
前三轮仅一胜一和积1.5分,但她连赢5局,在决定名次的后三局中,她两胜一负,分别战胜了获得冠亚军的棋手。“我不怕输,就是想锻炼自己”,雷挺婕显得少年老成。但10岁对一个专业棋手来说还是太小了,“我没想过输赢”,随着逐渐长大,不知她是否还会如此洒脱。“我想成为世界冠军”,孩子的梦想总是如此模糊和单纯。妈妈让她戴着奖牌拍照,她从书包里拿出铜牌又放了回去, “这个奖牌不好看”,在雷挺婕心目中,金色的奖牌是最好看的。
如果快乐遭遇胜负
10岁的雷挺婕是快乐的,来到四川少年队接受专业训练,她的理由很简单:我想去。父母为她负债没有成为心头大石,她甚至可以很平静地听母亲讲述艰难困苦。教练说她很单纯,因为这一点,她还不是一个胜负师。这一切,都可以得到解释,因为在国象世界里她很快乐。
或许懂事的孩子会认为雷挺婕是偏执狂,太自私地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没有心理负担走上国象专业道路,雷挺婕无疑是幸福的。因为喜欢,雷挺婕把每一次比赛当作锻炼,世界冠军是目标,但是没有成为她的精神枷锁。这是无数专业棋手梦寐以求的境界:比赛中追求快乐,而不是在胜利后才得到快乐。
然而,胜负世界是残酷的,在教练的提醒下,雷挺婕已经学会了不在赛场宣泄自己的痛苦,而是回到房间抱着枕头独自落泪。人总要长大,小棋手夺取全国冠军才有进入国家队的可能,如果有一天,她意识到必须在夺取冠军和快乐下棋之间选择的时候,她还会快乐吗?
转载于:成都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