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熟练的输进自己的ID和密码,步入熟悉的大庆信息港服务器决战四合院房间,你就会突然发现后面注释着“快速”两个字样,感受着令人心动的网速,自由自在无忧的冲浪,不由得想起一句伟人的诗:“天翻地覆慨而慷,换了人间!”
    大庆当年有四大骡子,昔日还曾经按年龄顺序拜了把子结了兄弟,他们是楚风、琵琶、球球和77,老大庆们对他们应该不陌生,都是一等一的四暗高手。三四年如白驹过隙,如今的大庆已经是难觅:楚风转战军官11并成为少见的师级干部偶像派棋手;功勋代打集团的创始人和头号杀手球球已娶妻生子退隐江湖;逍遥战城琵琶变成了无头苍蝇,N个服务器四处流窜痴棋不改;而77则主修双明开始了半职业的四国比赛生涯。或许,从他们不同的归宿中得见大庆变迁的一丝端睨,然而抹不掉的,是心中那永远的大庆。
    (一)大庆几代人
    真的记不准大庆的具体建立时间了,依稀中吉林玩家豪门玉儿状诉联众公司清零其ID侵权一案中,提到过喜爱上大庆的时间是2000年,打官司上法院的东西,想来是比较扎实的,那么姑且就认作2000年吧,其实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大庆信息港之决战四合院房间,很早就已经是联众四国军棋的标志,发生过无数传奇故事,造就出几代铁血大庆人。
    网络终究要让步于现实,无论多么痴迷和成功的棋手,总有淡漠或者离去的那一天,因此大庆的代表人物线性代出,时间段区别明显。至2002年底之前,大庆无疑是以霸王龙为旗帜的棋联诸军时代,其时联众对炒分的打击比较严厉,令冲锋和叶开等名家也逃不脱被清零的命运,所以司令生成极为不易,当然也属稀有动物;每每有联袂杀敌的场面时,整个联众四国奔走相告,不是会员的借ID也要挤进大庆看看热闹,场面煞是壮观。客观的说,那个年代掌握网络并且有条件上网游戏的玩家,基本素质普遍较高,棋友间感情真挚,脏话刷屏等不良现象鲜见,文笔不俗层次颇高的棋手众多,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江湖传说和美文,也涌现出“南阿若,北张硕”、西勒、香草冰淇淋等一代宗师级人物,笔者谓之大庆“古生代”棋手。
    “古生代”大体终结于2003年初,老龙等一批玩家由于年龄和工作的关系渐渐淡出棋坛,其后霸王龙的ID一段时间内是由77代下的,此时大庆已是硝烟四起群雄逐鹿的局面,四国军棋的技战术水平也突飞猛进,一直到小李飞刀的脱颖而出一枝独秀。也在2003年,联众推出了四暗功勋赛,最后败于作弊和代打,但是对于提高整个联众四国的四暗水平而言,功勋赛功不可没;拉风人物小葱、天妖等也均是大庆出身,即便如今,四国江湖上的四暗豪门,例如天下军、菁英荟、辽协以及乱世英雄等社团,其主力棋手仍然很多是当年的功勋宿将。小李飞刀的崛起,便缘于挑杀功勋高手——坐镇大庆100桌,先后将若干名校级军官杀败出局(那时功勋还未产生将军),一时声名鹊起,“大庆四合三,排队杀小刀”成为一段佳话。
    于是后来有了77约战小李飞刀的故事,更加之一批实力派棋手文攻武斗的群殴,小李最终黯然离开大庆,屈就功勋第一人球球手下暂时做了个预赛打手,令人忍俊不已。而球球的离开大庆更是笑料,居然是升令以后突然失去了军棋的追求目标,彷徨一时后请笔者代为联系想用霸王龙的ID继续奋战大庆,可惜的是老龙对这位棋手缺乏基本的了解,竟然置疑其人品和棋力,球球一气之下转赴功勋组织黑社会。后来霸王龙的ID五军的老骨干醉剑、无情等也有下过,终因个性与棋风不够鲜明,人气不旺。77一战成名后,哈军团也随之成为大庆一支重量级队伍,杨明、小柏,樱花、哲哲、铁拳等一批棋手崭露风芒。半年后以天真为代表的辽沈棋手揭杆而起,王者之风大旗下又站出玩神、暗情、银狐等一众悍将,于是大庆形成了沈哈两大集团竞争、负兵等社团偏安一隅的大格局。王者之风、不败王朝、狂拽今生等跨门派团队层出不穷,笔者谓之大庆“中生代”棋手。大庆也成为了每晚功勋赛前热身、赛后交流小憩的舞台,这也是大庆最辉煌的一段时间。
    随着军棋平台间的交流整合,这一批“中生代”棋手很多已成为转战各平台各类比赛的半职业选手,游戏大庆的时间次数从少到无,再加上大庆服务器不稳定等原因,2006年成为大庆最悲惨的一年。人气下滑也使“新生代”棋手产生较慢,至今尚无大的起色,时下尚比较活跃的丁力、雨飘、小玉等仍然算是中生代余蘖,大庆此时,有些伤筋动骨。
    (二)大庆的变迁
    早期的网络,尚无网通电信之分,到2002时,联众四国的人气服务器已经逐渐集中到大庆信息港01和东方热线(宁波),基本上棋手是按照地域和习惯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服务器的。这两个服务器也从原来的最大容量300人调整到450人,再后来大庆调整到800人。当时的双明手还不够普及,双明也还没成为比赛的主要手段,所以四暗服务器人满为患。很多大庆棋手在联赛的压力下,2004年开始在边锋锻炼双明,但仍然把大庆视为老巢。
    中国电信的分家直接冲击了联众四国玩家的习惯场所,大庆成为网通用户的天堂,而诸多的电信用户尤其是四国里的华东玩家,受网速等所限只好开辟新的根据地,先是军官13,到现在的军官11,分流了当年大庆的相当一部分棋手。时至今日,可以注意到军官11的很多玩家,仍然是大庆的老面孔,不知道大庆改良为双线后,他们是否会旧梦重温。
    2006年初军棋网举办“关公战秦琼”服务器间娱乐比赛时,电信军官13的很多棋手其实都是大庆分流出去的南方玩家。应该说那时的大庆到了一个峰顶,77和15的超一流人气甚至成为一道景观,动僦围观人群就达3、400之数,有一利同样也有一弊,那就是形成大庆看棋的多,下棋的少的局面,整体平均水平逐渐落后于军官13,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大庆盛极而衰,走上了下坡路。到2007年初,可容纳800人的大庆每天在线不过300余人,空荡冷清,风光一时的大庆滑到了最低谷,甚至一度被取消,后经玩家大面积抗议才得以恢复,让四国老玩家们唏嘘不止。笔者自然也是其中之一,拙作一篇《四国之殇》就曾道尽大庆忠实玩家的心酸和无奈。
    (三)大庆的忧思
    造成大庆服务器一度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网通电信用户分流是一;偶像派棋手流失是一;由棋坛发展为舞台是一,笔者认为更重要的原因之一还是在联众公司对四国军棋这个项目重视程度的前后脱节;可以回想一下,原来的联众世界只有十几项游戏,而四国军棋的参与人数就占了相当的比例。可是自2004年起,联众公司大力发展地方性特色游戏和一揽子网游,基本忽视了对传统优势项目包括四国军棋的支持和再投入,从商业角度看或可理解,笔者一位兼做财神的朋友就曾经说过,军棋里的生意是最不赚钱的,远不如飞行棋和升级等项目,以小看大,联众公司毕竟也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可是从长远和走势看,这个决策显然有失偏颇。
    正是由于联众方面不够关注的的因素,使服务器运营质量明显下降,玩家的呼吁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大庆服务器一段时间烂的一踏糊涂,造成大批玩家伤心外流。与此同时,中游、QQ等新兴军棋平台迎头赶上,分走了本该属于联众的大块蛋糕,作为联众军棋晴雨表的大庆更是每况愈下,联众四国军棋的传统优势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尽管联众军棋网是目前各军棋平台中最成熟最健全的赛务组织机构,并且也付出了相当的努力,比如从2005年开始,组织各类比赛的数量远远超过军棋网成立的前二年,但是缺乏联众公司的大方向引导和技术支持,仅能固地,却难以有较大的提高和发展。
    痛定思痛,亡羊补牢,可喜的是最近联众高层终于调整了战略,虽然这个调整来的略晚了些。首先改革了运营体制,成立了棋类游戏事业部,加强了对四国军棋项目的管理和信息反馈,推出了《四国军棋新积分系统策划》,大庆服务器也改良为同时支持网通、电信用户的双线网络,并于7月27日正式启用,相信还会有双倍分时段等后续措施的不断出台。虽然这些举措有的未必能被广大玩家全盘接受,尽管目前的改革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成熟,然而有决心去改革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笔者偶进QQ军棋,上午9点的在线人数高达6万之多,那么晚上的黄金时间可想而知了,一些联众玩家据此提出了悲观论调,其实大可不必的。QQ军棋依托其网络寻呼机的近一亿用户,十几万人的军棋在线人数根本不算什么,绝大多数也都是随意性玩家,有时间有条件就杀二盘的类型。而联众呢?联众四国军棋的优势在于这为数不多但却大多数是死硬分子的军棋铁杆玩家!他们忠诚于这个习惯;狂热的喜爱这个游戏;留恋于日久情深的军棋战友;甚至丢不掉熟悉的界面,这才是联众四国的真正财富,有了他们,再有联众方面的战略与技术支持,联众四国军棋的复兴才成为可能,这好比一场战争,人的因素是决定性的。
    (四)大庆的未来
    如果笔者没有记错的话,QQ军棋里华山房间的第一偶像棋手“老头脸上飞红霞”早期是联众大庆的玩家,当时也未见特别之处,何以转战QQ之后成名如斯?相信很多的联众四暗高手也是颇不以为然的,即便现在,大批原联众军棋玩家涌入QQ时,仍然可以在QQ军棋的论坛上看到“四暗高手还是联众多”的帖子,翻遍四国军棋网、中国军棋网、中华军棋网之类的网站,联众举办的各类军棋比赛仍然是最正规和最完善的,转帖举不胜数。所以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作为联众军棋的代表性房间大庆四合院,必将有它的复苏之日,几天来,每天700人的在线已经预示着某种新气象的即将到来。
    作为一名大庆老玩家,更希望所谓“新生代”棋手的尽快成长,一批充满魅力的玩家将直接推动一个时代的来临,有关联众方面对军棋项目所推出的新举措,成熟的玩家们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和中恳的批评建议,真正做到营运商和玩家的良好互动,联众四国军棋才会有灿烂的明天。比如四国之夜服务器,如果也能改良成如大庆般的双线网络,使参赛选手不再受网络因素的困扰,对提高联众军棋的比赛质量必然大有益处。军棋网也会因势利导,在大庆举办一些娱乐赛事来提高它的吸引力,为大庆的复苏烧上一把火。目前第二届联众四国军棋超级联赛紧锣密鼓的即将开战,更多的精彩呼之欲出,四国若兴,大庆何愁不旺?
    投稿专区:junqi.ourgame.com@gmail.com
    更多内容敬请进入>>   联众军棋网 |